心態分享:中英文思維哪裡不同?

by Lia Hsu

今天是每週一次例行舉辦的讀書會。 我們試著用英文討論了彼此所關心的議題,也用英文分享對於同一議題不同
的觀點。有些學生許久不見,練出了英腔;也有些同學比當時上我的課時更顯活潑,讓我意外了一下。

我一直認為,語言是為了表達,當我們在練習英文時,我們更該常常思考,如何可以更精確地表達自己心中的想法。比如說,今天的讀書會,我們就聊到了「大家對於原住民有加分制度」的看法。

因為是教語言的老師,當然,我也就更容易發現哪些參與者在講話時較偏向用「中文思維」思考、表達。何謂用中文思維思考呢?表達時,若說話者比較無切中地講出「立場或申論點」,而是試圖先解釋、舉例,就是犯了中文思維。

如果不清楚解釋自己「為什麼不同意」,而只是丟出「想法」,就是在用中文思維答題。

比如說,在講到「原住民是否應被賦予工作及就學保障」,同學就往往會用意境闡述:「我認為原住民不應該直接被加分,而是應該要讓他們從小就開始享有與他人一樣的教學資源」。

大家討論了很久之後,我們才歸納出:這位同學心中想說的,應是「我認為原住民不應被賦予工作及就學上的保障,因為這樣並沒有從本質上幫助到此族群。」

這樣的論述就是從英文思維出發的表達方式。

觀察下來,你會發現:中文思維著重於情境的闡述,而英文思維則著重於「對於題目的切入點及想法」。
若要用英文思維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我們必須要更直接地說話,也要能對於事物的本質有更多面向的認識,單刀直入地切中要點,講出結論,再賦予此結論理由。

中文母語者會著重於情境的闡述,而英文母語者往往更偏重清楚解釋「為什麽一個方法行不通」。

更有趣的是,大家在討論這件事時,往往也會有不同的切入點。在辯論時,A同學說:「我認為應讓原住民、新移民等少數民族從小就開始享有與他人一樣的教學資源」B同學卻問:「但,若讓原住民享有加分入大學的權利,也是讓他們享有教學資源啊!」因此,在這裏,我們必須詢問的便是:所以此二者差異在哪呢?A解釋,他認為山區教學資源更為匱乏,應從提供資源著手,而非直接賦予機會。

深入思考之後,我們歸類此兩論述,發現A同學的言論偏重於「地域性的資源」、偏重於「整體影響該主題的因素」下思考,而B同學著重的為「給予此種族的福利」,偏向從「個體思考」,雙方在討論時立論點不同,自然會有些雞同鴨講,或沒有共識。

寫了那麼多字,其實我只是想闡述在語言表達方式的觀察。

 
關於原住民政策一題,能討論的當然還很多,然而,辯論通常不為爭出結果,而是為啟發大家思考。身為教課者,我更常做的,是去觀察他人的講話方式以及論述方法。也因為我教托福,我自然而然會去思考這些表達方式如何影響考試分數及表達的效率。

舉個例子來說:課堂上,我曾請同學發揮創意,寫一篇「如果你買了高鐵票,卻發現座位被人坐走了,你會怎麼做?」的題目。在寫作時,我會看到 “Taking my seat back is my right.” 這樣的句子,或是 “The price of High-Speed Rail to Taichung is very high, and I cannot pay such a high-price ticket for a stranger to take my seat” 作為段落開頭。

其實,這樣的句子應該有更直接、更符合題目本質,也更有效率的寫法:
“I care about my rights, and since I will see this action as an infringement of my rights, I will certainly take my seat back.”

 “I care about money being put into use; yet, if a stranger takes my seat, he will waste the money that I spent on my ticket, which is why I will take my seat back.”

講話直接,是邁向用英文思考的第一步。

讀了許多篇作文後,我愈相信:寫作考的不是長難句或是華麗的單字,而是縝密的邏輯及文句關聯。語言的表達,都會和文化的生成有關,華人講話間接,也是因為文化。

作文裡,我常看到 ”A successful teacher means that he will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但是在修飾句子時,我會理解到這個句子一定會有更好的寫法。當大家寫出了”means”, “have”,即代表他心中所想的是「老師成功通常代表他有…」這樣的句型。但是,「代表」和「有」這兩個動詞都沒有方向,也沒有態度。因此,此句上有選字上的問題。較好的寫法會是: “A successful teacher always shar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students.” 用強動詞及好動詞,才能讓表達更順暢、精準。

…means that… 是很多用中文思考的同學會掛在嘴邊的話。

理解到大家的討論為什麼會遇到瓶頸,你便會發現,當我們一直無法用同個立論點出發去思考時,我們的討論就會顯得發散而無關聯。舉例來說,在公開課上我們最常舉到的貓和狗的抉擇,很多同學討論同一事物時,就會說出貓的一大堆優點,比如乾淨、安靜、較不需陪伴的,也同時會比較出狗的特質,忠誠、可愛、會和我玩。但如果要你歸類這些缺點優點,變成一個有系統的論述:「為什麼養貓比養狗好?」同學通常就會有所遲疑。也有些人會認為貓的安靜以及貓的「不需陪伴」是非常相似的特質;然而在我看來,這兩種特質卻是完全不同的,一種特質各可以延伸一整段的內容。差別在於,我有思考清楚:何謂「需要陪伴」?又,何謂「安靜」?「獨立」真的等於「不吵不鬧」嗎?如果我釐清兩者的差別了,是否就能以一個優點作為一段,往下延伸自己的論述,變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呢?

這樣的邏輯思考方式,在表達能力的養成上,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從最小的讀書會,一直到深入思考各核心議題的子議題,再至英文寫作,甚至到與英文母語者溝通,應答、論述及延伸的能力永遠是關鍵。邏輯和語言一樣,都並非一日練成、一蹴可及。然而,只要持之以恆地練習,你也能夠訓練出更縝密的邏輯及語言能力。

You may also like

Leave a Comment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