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想針對我觀察到的幾個寫作問題提出一些心得,這是我在課上觀察到的現象,也是我在舉辦的顧問時間中,常遇到的問題。
其實,同學常見的問題是一樣的,我會碰到學生告訴我:「我就是文法不夠好」,或是「我似乎很容易離題」;奇怪的是,兩三個禮拜下來,該位同學的文法問題還是沒有改善,而離題的問題,狀況時好時壞,有時候並沒有獲得改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深入思考之後,我發現這是因為學生並不知道「該怎麼檢視自己的作文」;因此,縱然你再如何清楚自己在寫作上的盲點,你就是一個關卡過不去。
於是,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寫作的標準作業流程及常見的問題吧!我想將幾個檢視作文的步驟分享給各位同學,希望能幫助到每一位正在練功的你們。
首先,你必須要注意到寫作的幾個大原則,彼此會怎麼互相影響著彼此。在我認為,寫作有幾個原則:
第一、丟出來的東西,無論是字、句子或是一整個情境故事,都要交代清楚;
第二、不可以有劇情不一致的情形,更不可以畫面跳痛;也就是說,要有連貫的邏輯。
第三、Follow 英文思維,「結果、核心」一定(一定!!!)是先丟出來,申明立場後,才慢慢帶解釋、例子。
這三種原則,一樣重要,缺一不可,並且互相影響。在教學中,我便常常教導學生問 ”Why?”,也就是說,每當你拋出一個想講的點時,你要清楚地交代「為什麼這個點、這個理由對你而言很重要」。那同學會犯什麼樣的錯誤呢?
舉例來說:如果我給你這樣的一個題目“ Why do people go to colleges?”在寫作課時,我常常看到同學寫出這樣的一個段落。因為在課堂上,我教了要給到事物的功能、性質,因此同學可能主題句開宗明義就寫:
“If you go to universities, it is common to live in another city and people will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eir room mates.”
這樣的句子犯了什麼問題呢?
首先,如果我們將此句的主詞加動詞畫出來,也就是句子的 S.、V.、O.,你會發現,該位同學直接斷定了上大學通常就代表住到其他城市。在這裡,我必須呼籲,這樣的斷定不是錯的,錯的是,這樣的一個想法,到底要放在文章的哪裡才會是比較適切的位置呢?如果什麼都不交代,只是丟出了it is common to live in another city,那該句子的劇情走向會變成在強調這件事的普遍性了,而,重點來了,這跟整個劇情,整個題目(也就是:Why do people go to colleges?)有什麼關係?
因此回到了我們的寫作基本原則,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位同學就犯了剛剛所述的第二點,也就是畫面、劇情走向不一致的問題,而這樣的句子一寫出來,讀他的作文的讀者勢必會感到混淆。回到剛剛的這個句子,所以,怎麼寫會比較好?看這樣的句子,我會先把同學想講的重點圈出來,然後把點跟點之間重新組織,出來的句子會變成這樣的一段話:
First of all, universities help people learn how to deal with difficult people. To be more specific, since there are a lot of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interact heavily with others, through college education one can learn how to create a win-win strategy in tough situations. For example, in college, a lot of students might need to live in the dormitories since they study away from home. Under this occasion, some people might encounter nasty flat mates with weird habits, such as, they might pick their nose in bed, or make noises in the late night. Once, my friend Nancy had one of these difficult people as her flat mate. Through communication, she learned how to negotiate and ask for what she want. From Nancy’s experience, I understood that the intense interactions with people in college teaches us how to be stronger, which is quite important when we are working. Indeed, if this skill was learnt later in life, it might cause bigger frustrations and will not have been that beneficial.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寫作的標準作業流程。讀完上一段,同學有沒有覺得很神奇,為什麼我可以將剛剛的一句話變成一整段呢?
因為我從「作者的立場」思考了他想講的重點,並且記住那句話「最主要的畫面感」,「依序延伸」。這就是我想講的標準作業流程。
提醒同學,在遇到作文卡關的時候,我一定是先去釐清「我為什麼卡關」以及「這個問題對我的寫作分數到底影響多大?」在我認為,托福絕對是「架構為重」,而架構呢,會呈現在你的「句法」中;同時,你「是否有清楚地回答到題目的核心」,也是取決你分數高低的重大關鍵。
因此,接下來的SOP,我會以這幾點為重,進行我的分享:
一、如何確認自己不離題?有沒有什麼驗證方法?
首先,把題目畫下來。我所謂的畫,是“Draw”,而非”Underline”。
為什麼要畫題目呢?因為當你把題目畫出來時,你更容易用主考官的立場去思考題目的核心,因此比較容易一眼辨識你要打的地方。比如:如果我隨便出了個題目,Which would you prefer, traveling alone (以下以A簡稱), or 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以下以B簡稱)?
當你一旦把兩個選擇畫出來後,你就會開始跟著題目的問法走。題目叫你選一個,A 或B,因此你就會隨便指一個。選完後,你會開始問你自己,所以,為什麼我要選A呢?不選A會死嗎?A可以創造什麼呢?給我什麼樣的感覺呢?帶給我什麼B沒辦法給的東西?
比如,你可能寫了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 guarantees my safety. 這會是你的主題句。主題句出來後,你就會繼續推,So how can this guarantee your safety? 如此細推,你就會慢慢生出你的原因、例子。那要怎麼檢視你的作文到底有沒有離題呢?把你的主旨句跟你的主題句一起唸一遍,勝負馬上揭曉。
請比較以下兩種句型:
(V) I would prefer to travel with a companion because 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 can ensure my safety.
(x) I would prefer to travel with a companion because a reason is that I am concerned of safety.
比較完後,你會清楚地發現,為什麼第一個主題句合格了,而第二個沒有。第二個topic sentence,並沒有把traveling with a companion 跟 safety 的關聯直接牽起來,因此沒辦法被採用。
二、如何確認自己的句子是有連貫性,有邏輯的?
請把你的每一句話的S.+V. 畫出來(這裡的畫是Underline),不要偷懶! 把每一句話的主詞,動詞畫底線之後,你就會清楚地看到文章的脈絡及「在段落裡面出現的動作」,(呈現在動詞中),然後你就可以推推看你的句子是否有清楚的關聯。舉例來說,針對這個題目,我們來畫這個段落吧: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about ones history. Others feel that knowing about one’s family history is unnecessary. Which do you believe?
( — 以下是本文第一段 Body paragraph 1 — )
First, people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ir past. During my father’s childhood, he liked to eat a lot of candy. A few years later, he found out that he got diabetes. He tried hard to cut down the amount of eating candy. It is why he told me to eat less candy and eat healthier. Based on my father’s experiences, I can know more ab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eating too much candy and unhealthy food.
從第一句中,我們觀察到這位同學想講「人總是可以從過錯中學習」。因
此,下一句話應該承接上一句,寫出一個像是,「透過過去,人可以學到什麼呢?」這樣的概念的句子。然而,這位同學的下一句卻直接將主詞跳到了「爸爸」身上,而且,(重點是),他並未在句子的中間安插一個For example的連接詞,告訴我們他即將要開始舉例了。
因此,當我們在閱讀此段段落時,我們便很難跟上作者的思維,因為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他現在要講這種話」(可見,這位同學也犯了沒有交代清楚的毛病)。比較第三第四句,我們又發現,第三句,作者想講的是:「爸爸減少了吃糖的量」。然而,第四句話應該講,「這件事情導致他告訴我要吃得健康」。
從此看,第四句的主詞應該是「事件」,應用This is why開頭,而非用 It is why 開頭。隨便用代名詞開頭,是許多同學的寫作習慣,在這裡請小心地注意你的主詞動詞是否一致,並且能否清楚地串聯段落及整篇文章。最後,讀完整個段落,我們會發現,這個段落根本沒有回答到題目,因為這個同學並沒有好好執行上一個步驟:釐清考題核心!在做審題想點的練習時,第一個步驟是相當重要的。
這位同學應該要「解釋」what kind of things we can learn from our family’s history;而不是一直重複題目,告訴讀者,yeah, people canlearn a lot from our family’s history, quite important, man…。
那,如何驗證你的作文有沒有跳tone 呢?把每一句的SV抓出來,想一下每一句的「動詞」給了什麼畫面。想好了,再去檢視(或是寫出)你的下一句話。這個「下一句話」,應該是能夠接在「上一個動作之後的」,如此,你所寫的段落劇情才不會超展開。
三、當我發現自己的句子沒有連貫性時,我該怎麼做?
一旦發現自己的句子沒有連貫性,馬上把所有的主詞加動詞畫出來,然後,(這裡很重要!),別再被你已經寫好的第一版作文影響了!!文章蓋起來,只想著第一句話的劇情,然後開始問自己,So what? And then? Why can this happen? And why is it so important? Why is it related to the topic?
在剛開始練功的階段,你可以試著用完整的中文句子重新表達你的想法, 如同我在上面的例子為大家做的一樣。通常,若是你無法用中文句子表達出你的邏輯,就代表你在寫英文的時候,也一定會犯了邏輯不一致的問題。比如說,在剛剛那一題中,很顯然地,該同學的句子是沒有回答到題目的,也沒有給到上下句的關聯。
此時,畫出第一句的主詞加動詞後,文章就蓋起來了。然後開始想你下一句要怎麼生,再下一句,然後在下一句的下一句….,注意!在這裡,請先想好了, 在心中用中文解釋清楚了,再開始下筆。
因此出來的思考模式就會變這樣:First, people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ir past. (用上面所提的第一點去驗證是否離題) →
Family history is important because people can always learn something from “their family’s history” (第一個修正)。
【我們可以從家族歷史中學到很多。所以,像是什麼呢?….比如說,疾病史。完整句子:「人總是可以從知道他們的家族歷史中更了解自己家族裡的病史。」 → 所以呢?又可以幹嘛? →「 啊,家族疾病史可以讓我知道
該怎麼更照顧我的身體。」】所以,把幾句想法默默轉換成英文,你的段落就會變成這樣:
First, by knowing one’s family history, we can understand how to take care of our health more. In other words, if we gain more knowledge on the medical history of our family, we will know whether we might come down with certain illnesses or not. For example, once I realized that the grandparents from both sides of my family have diabetes. With that in mind, I paid attention to eat less sugar, and this act was beneficial for me. This is why I believe that knowing one’s family history is very important.
在教學時,我常鼓勵同學問「為什麼」。
事實上,用簡單的句子,只要反覆地問自己「為什麼?」、「所以呢?」,你也能寫出具有高度關聯性的一個簡單段落。總之,同學要記得:所有的句子都是從最簡單的S+V所組成的。只要能好好地練習「如何把心中想講的話用完整的中英文句子表達出來」,你的作文都在邏輯上漸趨成熟、完善。
四、最後,我可以怎麼審視我的文法,那些雞毛蒜皮卻偏偏又影響到我作文分數的事?
在寫作的最後,請你再檢視一次你寫的段落及文句。寫作時,一個必須一直留意的事是:我的這個句子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既然這是最重要的元素,我該用什麼樣的文法,才能凸顯這一句的重點呢?一些大家常見的粗心錯不要犯,比如:
超愛用關代,但不知道關代的存在意義:關係代名詞是拿來補充用的,除非你的補充能讓讀者的畫面完整,不然請不要隨便亂用關代,更不要把句子的重點都丟在關代裡說。
小心你的冠詞。
什麼時候用The, 什麼時候不用呢?如果心中,你的名詞是可以被指著的,
有一個把「名詞」區格賦予一個指定的意義,就用the。
比如,同學可比較下面幾句話,想像我給的情境,並參考我的解釋:
He has his car beside him. 這裏的車,指的只是他的車,沒什麼特別的。
He has the car beside him. 這裏的車,可能是女主角肖想很久的車,她一見到他,就心想,天啊,他旁邊有「那台車」耶,好像萬事就位,於是她願意被他把了。
People go to school.這裏的人,是指一般人,沒什麼特定的人,就是泛指大眾啦!
The people are poor! 這裏,也是泛指大眾,但是是特定的人耶!所以這樣的一句話,會出現在示威抗議時:「天啊!看看外頭的那些人吧!(心中把那些人用一個圈圈圈起來)The people are poor!那些人,外頭的那些人,在我心中被概括的那一群人,他們很窮!我代表著他們,他們有生存權,如果你不給他們工作我就跟你翻臉!」
從幾個簡單的例子,你可以知道,冠詞的使用,或甚至是任何文法觀念,都是可以靠理解的。不要背!
最後,什麼時候用句點(。),什麼時候用逗號(,)呢?句子的重點已有丟出來時,句子已經有清楚地出現「影響整篇文章劇情」的動作時,就用句號。反之,則用逗號。
同學若一直沒斷句,很容易寫成我們常說的run-on sentence,也就是句子像流水帳一樣一直寫一直寫,始終沒有寫到重點,隨著逗號的增加,句子的文法就開始用錯了。
在標點符號的使用上,若是不清楚便要查字典;同樣的,如果一個字你用得沒把握,就不要用。
寫作是很謹慎的,你必須同時擁有「作者的自覺」及「讀者的敏銳」,才能「言之有物,條理清晰」。當個「體貼的作家」吧!
講了這麼多,最後,我想提醒同學,在寫作文時,請不要操之過急。上述的作業流程是一個參考,但每一位同學會有的寫作問題是不一樣的。在面對你常犯的錯誤時,你有無辦法真的靜下來好好地把你的錯誤修正,重新規劃你的寫作步驟,而不是心一亂了,還繼續寫、瘋狂寫、賣命寫…。
如果你知道你是在文法上常錯的同學,請「有意識地」開始修正你每一句的SVO;如果是常有冠詞錯誤的同學,就請你在每次寫到名詞時都先把心中的畫面想一次;而如果,你是審題想點容易出錯的同學,就請你每次看題目時,先「真正地把題目畫出來」、問問自己「題目到底想考你些什麼?」,遇到想不通的地方,請即刻紀錄,並與戰友討論。
無論是文法、邏輯、段落內容、上下句關聯、或甚至是審題,都是一樣的道理:想好了,想清楚了,再下筆;沒有思考而只是一直寫,寫出來的東西自然是不會漂亮的。
希望大家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往後遇到較難的作文題目,也不會灰心了!
用這樣的一套方法慢慢練習,學會克服自己在寫作上的障礙,分數就自然上升囉!